语言切换
新闻资讯 News
专业文章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人们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美丽的人、笑脸、晴朗的好天气等,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能带给我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带给我们更多的正能量,让我们充分体会生活的美好。我们喜欢与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人相处,面对批评我们更乐于接受鼓励和赞美。对我们的情绪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亲人和要好的朋友了,也包括同事。陌生人对我们的影响毕竟有限,就算有些不愉快的状况发生,也很容易被我们忽略、遗忘,但亲人、朋友、同事就不同,或者血脉相连,或者情投意合,或者朝夕相处,对方的情绪或言行或多或少会对我们产生影响,甚至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这个社会中,世俗意义上过的“好”的人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人主动积极,乐观豁达。他们就好似一个个发光体,将光和热散发给身边的人,一切烦恼、纷争在他们眼里仿佛都如过眼云烟,他们都能一一妥当的将之消弭,同时还能以饱满的热情激励他人,与这类人相处你会感觉很愉快,很轻松。与之相对还有另一类人,他们终日忧心忡忡,面对或大或小的困难经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碰到丁点困难就归咎于自己命不好。与这样的人相处,你总觉得是那么的压抑,原本心情还不错的你,听了他们几句牢骚,再瞅瞅他们眉头紧锁的苦瓜脸,便也不知不觉跟着消极悲观起来。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某些人际圈子里,听到的无非就是张三家的孩子高考落榜了;李四家的孩子犯罪被判刑了;某某家的谁谁被车撞了;某某家的谁谁得癌症死了;还有谁谁跳楼...
发布时间: 2016 - 10 - 26
浏览次数:143
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提出者:美国混沌学创始人爱德华·洛伦兹点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蝴蝶效应是美国混沌学家爱德华·洛伦兹首先提出来的。1961年冬天,洛伦兹在一次科学计算时因为对初始输入数据的小数点后第四位进行了四舍五入,而造成了输出结果与上一次的迅速偏离,使前后计算结果的两条曲线相似性完全消失了。18年 后,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在大气运动过程中,即使各种误差和不确定性很小,也有可能在过程中将结果积累起来,经过逐级放大, 形成巨大的大气运动。接着,他举出了一个后来闻名于世的例子: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 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蝴蝶效应”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事物发展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它告诉我们,事物之间不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且还具有种种发展演变的连锁效应。这就像蝴蝶扇动翅膀而产生的微弱气息,最终有可能形成一场龙卷风。西方的一首民谣对蝴蝶效应有一个形象的说明: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
发布时间: 2016 - 10 - 26
浏览次数:237
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再伟大的企业掌舵者,都不可能时刻对组织内的所有员工产生影响,这时候中层更加显现重要。好中层是一团火,能够点燃团队激情,挖掘员工潜力。一个管理者,如果拿掉头衔,还能够赢得员工的赞许、尊重和追随,这才是真正的领导力。那么,所谓的中层领导力主要指向哪些内容?领导力≠管理能力领导力是带领团队奋斗的艺术。成功的中层领导者通常把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远景传达给员工;为团队的变革和发展确定方向;把员工组织起来,对员工进行激励和鼓舞,带领员工应对变化、处理危机、实现目标。领 导力的第一要素就是指明道路。中层首先是将企业的愿景与员工分享与交流,加深员工对企业发展的理解,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其次,让员工参与到部门或专 业领域规划中,就团队的变革与发展方向达成一致,并且强调员工的重要价值,使员工有燃情的目标;最后,日常工作中,如为员工发展指明道路、关心员工成长促 成其更好地服务团队和企业。甚至小到一份汇报材料,不会纠结于细节问题,而是掌握脉络、抓住重心和解决方向。中层管理者需要为下属指明清晰的方向,并告诉下属任务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下面是一个典型片断。经理:我看过材料,该有的似乎都有了。但有个问题,客户为何换现在的系统?助理:上次和客户谈过,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可能因为系统落伍吧。经理:他们系统时间不长,可能不是这个原因。还是要先弄清楚客户为什么换,是不是为了进一步提 高...
发布时间: 2016 - 10 - 26
浏览次数:232
针对公司新员工与社会上普遍弥漫的浮躁情绪,马云日前在阿里巴巴内部网站发表了一封信,主要针对的是入职不满3年的员工,但许多观点放在当前社会同样适用。在邮件中,马云再次强调了年轻人应该有感恩之心以及敬畏感,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针对他看到的,“今天很多同事来了没有几天就开始指责和批判一切”,以及社会上弥漫的近乎于批判一切的声音,马云旗帜鲜明地表态称,“讨厌那些对昨天不感恩,对明天不敬畏的同事”,但他也对“今天年轻人的浮躁和做事说话的态度”深表理解,因为“我们都这么年轻过”。同时马云进一步提出,“中国一直不缺批判思想,今天的社会能说会道的人很多,能忽悠大家的很多,但真正完善建设的人太少”,归诸于一家公司的运营,马云说,“公司其实缺的是把战略做出来的人,把idea变现的人。把批判变建设性完善行动的人!”他鼓励员工多看清自己,平静下来问自己三个问题“1.我有什么,我凭什么。2.我要什么。3.我必须放弃什么。”他给年轻人提出一些建议,在三年时间里“认真按看,信,思考,行动和分享五个步骤”发展自己。1.看。来公司先看,少发言。观察一切你感兴趣的人和事。从看和观察中学习了解阿里。当然最好带欣赏和好奇的态度去看。2.信。问自己信不信这家公司的人,使命,价值观……信不信他的未来。假如不信,选择离开,离开不适合自己的公司是对自己和别人最负责的态度。3.思考。假如信了,留下了就仔细想想自己...
发布时间: 2016 - 10 - 26
浏览次数:195
Copyright ©2005 - 2013 康柏思咨询公司
咨询电话:4008 678 178
X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2

MSN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4008-678-178
6

二维码管理

8

邮箱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