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章
1982年,当绝大多数人还在抱着“铁饭碗”吃得有滋有味时,年过而立的刘永好毅然辞去来之不易且令人羡慕的四川省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校教师的公职,同兄弟四人卖废铁、手表、自行车和黑白电视,凑足了1000元钱,下海自谋职业。当时刘永好不敢奢望挣多少钱,只是想怎么做都会比每月38元的收入高吧。虽然只有四年的教龄,但他深悟教师之道,那就是不断的学习,也正是这一点造就了这个中国首富。也正是这一点造就了今天的他——2010年,刘永好领导下的新希望集团以460.7亿元营业收入名列中国企业500强川企榜首。创业“三三制” 刚下海时,当过教师的刘永好甚至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学生,怕他们为老师感到惭愧。下海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在阳台养鹌鹑,鹌鹑越养越多,下的蛋也越来越多。每 天下班回家,刘永好就骑着自行车沿街叫卖,偶尔碰到自己的学生,难免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当然,这只是刘永好创业之初很短一段时间的困惑,伴随着创业所带来 的新挑战、新挫折和新激情,已从事教师职业4年之久的刘永好深深悟得作为教师的价值,那就是人应该时刻把自己当成学生,去学习新知识,人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成长,学习伴随着刘永好的一生。 刘永好认为自己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把别人打高尔夫的时间用来学习”,而无论与人谈话还是接受采访,他都可能因为对方一句话很有道理而掏出随身带的笔和本子立刻记录下来。“肯学习其实是我们整个家族的一个共性,无论到哪里去,坐飞机、...
发布时间:
2016
-
10
-
26
浏览次数:190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让人忧心的现象:很多管理者在经过一定的职业发展之后,就停滞不前了。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管理者骄傲自满,也不是组织没 有给予敦促,而是管理者自己对追求进步缺乏深切的认识。他们总是低估不断进步所需的时间和努力,不知道自己必须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自我修炼和转变征程, 才能更上一层楼——成为卓越的管理者。在本文中,作者将管理定义为“对一群人的绩效负责”;这种责任体现在行动上,则是要发挥管理者的影响力,创造个人和组织佳绩。那么管理者如何做,才能改变他人的行为、思想和感受呢?本文作者聚焦于管理者必须做的实质性工作,提出了一种称为“三要务”的做法,即管好自己,管好公司人脉,管好团队。这三个要务囊括了管理者在进步征程上所需掌握的所有关键能力。管好自己 管理始于自身,你的为人,你的想法和感受,你用什么信念和价值观指引自己的行动,特别是你如何与人交往,都会影响到他人。要想获得正面影响,你就必须培育 他人对你的信任。这种信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你能力的信赖(你知道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二是对你品行的信赖(你的动机纯正,而且希望自己的下属业绩 优异)。管好公司人脉 任何组织都逃不开公司政治,这是由组织的三个先天特性决定的,有分工就有差异,有依存就有合作,资源稀缺就会有竞争。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而不是选择 逃避。为此,管理者必须秉持诚心和善意,积极在组织中创造各种有益于...
发布时间:
2016
-
10
-
26
浏览次数:209
1.德鲁克的未来观对于未来,我们只知道两件事:未来不可知;未来与现在不同,同时也与目前的预期不同。2.在谈未来之前,先要……在开始谈论未来之前,我们必须知道目前的现实。因为凡事都需要从现实出发。3.有些事只能预卜,但不能预言所有的预言都可能会成真。但对于突然发生的事实,预言家也许就看不出里面蕴藏的最重要的意义,或者更糟糕的是他根本视而不见。预测本来就不可能避免离题。因为真正重要且独特的预言,一定来自于价值、观念及目标的改变。换句话说,有些事只能预卜,但不能预言。4.未来学的问题未来学家是以预言成真的次数去计算自己的平均命中率的。他们从来不计算有哪些重要的事情是他未预见但最后却成真的。5.了解未来的两个方法想了解未来,第一步就是先了解下列两种截然不同,但是互补的方法:找出经济及社会出现断层以及全面造成冲击之间的时间差,并善于利用这一时间差。有人称它为“对已经发生的未来做准备”。另外一种方法是“让未来成真”。即对一个尚未诞生的未来提出新观念,并借此引导与塑造未来。6.已发生的未来是……“已发生的未来”并不存在于现有的商业范畴内,它存在于外部,并且它是社会、知识、文化、产业或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外,“已发生的未来”是一种重大的转变,而不只是一种趋势;是打破现有模式,而不只是对原有模式的修正。7.人口的变化最难改变对劳动力、市场、社会压力及经济机会来说,人口变化是十分重要的。在一般的情况下,...
发布时间:
2016
-
10
-
26
浏览次数:261
桌面上有两个盛满液体的杯子,一杯是水,一杯是油。怎样把油倒进装满水的杯子里?正常的解释是,只有把水倒掉,成为一个空杯,才可能接受新进入的。但是任何一个细心的人都会发现,当你把一个杯子中的水倒掉再把油倒进去的时候,原来装水的杯子底部始终有一层水,新倒进去的油始终浮在水的上面,碰不倒杯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 为如果用倒的办法,杯子里的水是不可能倒干净的!而后来的油永远比原来的水轻,最后只可能浮在水面上。对于很多企业在新进员工的的培训上几乎都是在原有的 基础上用加法的方法填鸭式训练。可是培训做了,知识和技能传授了,员工的效率却始终没有得到预计中的提高。这其实是没有倒干净的“水”在起作用。这里把“水”分成两部分,容易倒掉的和不容易倒掉的。容易倒掉的“水”往往就是旧的知识和技能,而不容易倒掉的“水”就是旧的态度和思维。那么如何解决问题呢?解决问题可以有两种做法:1.倒完之后烘干杯子;2一 边从水杯底部抽水,一边把油慢慢地从杯口倒进去。也就是说,企业应该建立一个长期和短期培训相结合,态度、思维的塑造和知识、技能的培训相结合的观点。态 度和思维不是一两次短期的培训就可以改变的,必须长期的进行塑造,再辅以短期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样才可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培训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把 杯子里面原来的“水”彻底的抽干净,真正换上新的“油”。那么,对于企业的新进员工该如何培训呢?一、对于新进员工的培训要做...
发布时间:
2016
-
10
-
26
浏览次数: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