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黄海之滨的獐子岛曾经被称作“海上大寨”,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在獐子岛渔业集团体现为大干快上,曾一度创造出单船捕捞和总捕捞量的全国纪录。政企合一的弹丸小岛,充斥着浓厚的英雄主义情结,正是在这样的集体制背景之下,獐子岛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转身成为一家有长远战略眼光、胸怀大局的现代化企业集 团。
长期以来,传统的海产品养殖采取的一直是高度密集集约化的围堰养殖及浮筏吊笼养殖的方式,而这种养殖方式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损害。獐子岛所在的长海县就曾经历过产量的大起大落,因而獐子岛开始思索如何改变传统养殖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獐子岛渔业集团在1985年 开展了底播养殖技术的实验,然而,这一转变却引发了岛上养殖户的强烈反对,将倡导底播养殖技术的镇长吴厚刚斥责为“败家子”。他们认为,将耗费了大量资金 购入的优质苗种投入海底,是疯狂的行为,海洋环境变幻莫测,没有浮筏、吊笼、和围堰的保护和限制,将苗种洒向大海的做法等同于直接将钞票抛入海中。
此 时的獐子岛渔业集团采取了双管齐下、软硬兼施的办法。一方面坚持投入资金进行试验、与养殖户沟通、普及新技术;另一方面采用经济杠杆进行调节,比如,在收 购时限定产品尺寸和品相,不再收购过小的虾夷扇贝和鲍鱼,抬高优质产品的收购价。两年之后,通过对第一批底播养殖的虾夷扇贝进行捕捞,人们惊喜地发现虾夷 扇贝的苗种存活率达到了三分之一,并且底播在深海的虾夷扇贝与野生虾夷扇贝几乎一模一样:表面光洁,没有浮筏养殖扇贝常见的石灰虫附着其上,营养成分也高 于浮筏养殖的扇贝。
在此基础上,獐子岛重新对自身进行了市场定位,确立了高端品牌影响,走高附加值高毛利率的道路。于是在2002年獐子岛整改上市,实现政企分离,在2006年引入多重营养供给体系,降低成本的同时丰富海洋环境。有了丰富多样的海洋生态环境,獐子岛开始筹备开展休闲海钓产业,致力于将獐子岛打造成“海钓天堂”。
在由海珍品养殖向多元化海洋资源开发集团转型的过程中,獐子岛集团始终与岛上居民保持着休戚相关的联系。为避免过度捕捞破坏海洋资源,獐子岛集团将船东和船员安排到公司就业,对采捕活动进行统一的审批管理,确保海洋资源能够得到科学养护。建立起“政府+银行+科研机构+公司+农户”的“五合一”合作模式,分散风险,带领当地一万多名养殖户共同致富。(熊静如采访整理)
——摘自《哈佛商业评论》2013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