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都是趋利避害的。
人们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美丽的人、笑脸、晴朗的好天气等,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能带给我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带给我们更多的正能量,让我们充分体会生活的美好。
我们喜欢与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人相处,面对批评我们更乐于接受鼓励和赞美。
对我们的情绪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亲人和要好的朋友了,也包括同事。
陌生人对我们的影响毕竟有限,就算有些不愉快的状况发生,也很容易被我们忽略、遗忘,但亲人、朋友、同事就不同,或者血脉相连,或者情投意合,或者朝夕相处,对方的情绪或言行或多或少会对我们产生影响,甚至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这个社会中,世俗意义上过的“好”的人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人主动积极,乐观豁达。
他们就好似一个个发光体,将光和热散发给身边的人,一切烦恼、纷争在他们眼里仿佛都如过眼云烟,他们都能一一妥当的将之消弭,同时还能以饱满的热情激励他人,与这类人相处你会感觉很愉快,很轻松。
与之相对还有另一类人,他们终日忧心忡忡,面对或大或小的困难经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碰到丁点困难就归咎于自己命不好。
与这样的人相处,你总觉得是那么的压抑,原本心情还不错的你,听了他们几句牢骚,再瞅瞅他们眉头紧锁的苦瓜脸,便也不知不觉跟着消极悲观起来。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某些人际圈子里,听到的无非就是张三家的孩子高考落榜了;李四家的孩子犯罪被判刑了;某某家的谁谁被车撞了;某某家的谁谁得癌症死了;还有谁谁跳楼自杀了等等。
在这些人眼里,仿佛活着就等于受罪,这个世界是如此的暗无天日,暂且混一天算一天吧。
然而在另一类人际圈子里,你可能听到的都是这样一些信息:张三家的孩子考取了哈佛大学的博士;李四家的孩子娶了个英国太太;某某家换了一套大房子;某某家的老爷子今年都一百多了,身体还十分硬朗。
总之,在这类人际圈子里,你得到的都是不错的消息,你感受到大家都过的挺好,你发现自己应该更加努力、更加积极乐观,赶上亲友们的步伐。
这两类人拥有完全不同的生存状态,生活品质,乍一看似乎是由于大家出身不同,命运不同,运气不同,其实非也,本质上是个人价值观的差异,心态的差异,才有了行为的差异,久而久之结果便大相迳庭。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本就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万事都有两面,有利就有弊。
拥有积极心态的人,看到的都是事情有利的一面,纵然发生了令人不悦的事情,他们也能坦然面对,并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而怀有消极心态的人,则会有意无意放大事情的不利面,怨天尤人,最终将事情弄的更加糟糕。
长此以往,两类不同价值观、不同心态的人之间的命运必将截然不同。
拥 有更多正能量的人无疑会吸引更多的正能量,使自己各方面的状态越来越好,而且也向与他接触的每一个人散发正能量,形成良性循环;而拥有更多负能量的人,吸 引的往往只是负能量,输出的也是负能量,在他们的周围自然形成了一个负的能量场,身处其中苦不堪言不说,还给他人带来了困扰。
比如,有的父母过多的干涉孩子,想要操控孩子的思想,严格控制孩子的行为,巴不得控制孩子的一切。于是每天没完没了的唠叨,更重要的是这些家长不是基于理性的、正确的价值观与行为的引导,而仅仅是作为“过来人”的一些所谓经验、教训的情绪宣泄。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很多被上一辈奉为金科玉律的所谓经验,已被反复证明完全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家长们的过多唠叨、强加的观念变成了对孩子的误导,也势必引起孩子们心理上的抗拒。
可这些家长们并不会这么想,他们认为这是为了孩子“好”,长年一厢情愿的将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产生了叛逆的行为,或者回家后干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不与家长交流;或者离家出走等等。
再比如,有的妻子在老公辛苦工作了一天回家后,像倒豆子似的嘴巴不停的说,也不去理会老公今天工作辛苦不辛苦?有没有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同时再一个劲的埋怨辛苦工作了一天的老公对她关心不够,家务活干的不多。
一天两天老公可能还受得了,日子久了,恐怕老公们连家都不愿回了,很多原本相爱的两个人最后弄的貌合神离就是这么来的。
关于这个话题,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卡乔波博士说,人的大脑有个“消极偏好”机制,使得大脑对令人不快的消息更为敏感。在大脑刚开始处理信息时,这种偏好机制就在无意识状态下自动运行了。
卡乔波博士做过很多实验。他让被试者看三种类型的图片:一种能激起积极情感(如比萨饼);一类能激发消极情感(如伤疤脸、死猫);另一种能产生中性情感(如盘子、电吹风)。与此同时,他把这3种情况下被试者大脑皮层的电活动记录下来。实验结果表明,大脑对消极类刺激物的反应更强烈。比起好消息,坏消息对人情绪的影响更重。
比如说,在婚姻生活中,研究人员发现了“婚姻均衡系统”的存在,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戈特曼博士发现,由于人对坏的信息感受强烈,夫妻之间至少要让积极的情感互动达到消极情感互动的5倍,婚姻才可能稳定地持续下去。
研究还发现,小而频繁的积极行为才能使天平的指针向幸福的方向倾斜。一次性的、重大的积极行为,比如给对方举办一场生日宴会,并不能消除对方受到的伤害,生活需要不断地、慢慢地滋润对方。